阿根廷“公牛”:贝托尼 贝托尼是阿根廷全国冠军多次获得者独立队的主力边锋,现在30岁。1977年,年仅22岁的贝托尼作为阿根廷国家队正选队员转战欧美,在10场比赛中打进10球,声名大震。欧洲评论员认为“贝托尼是阿根廷的新发现”。年底他被评为当年世界第十一号射手。
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是贝托尼大显身手的机会。他在比赛中猛打猛冲,从不知倦,法国《队报》称他是头“公牛”。尤其是阿根廷队对荷兰队的最后决战,贝托尼像匹脱缰的野马在场上奔驰,时而左右扯动,时而插上突击,屡建奇功。大家都还记得肯佩斯在上半时飞身铲球破网的那个惊险场面吧,那一球正是由贝托尼在禁区前送给他的“炮弹”。在决胜期中,又是贝托尼与中锋打了一次巧妙的二过一配合,然后直插门前,一脚命中,为阿队的夺魁奠定了基础。赛后,他被选为世界最佳阵容的左边锋。
贝托尼身高1.75米,体重77公斤,体格壮实,速度超人,技术全面,具有典型的南美足球运动员的气质和风格。他最拿手的是带球突破和射门。他的假动作很逼真,身体晃动大,对方很难猜透他的去向。后卫一旦被他晃过,除了犯规就很难有别的办法。所以熟悉他的人都不敢逼得太近。这就给了他零点几秒的时间和细微的空间,对于一个优秀足球运动员来说,这就足够了,他敏捷的思维可以帮助他做出最佳选择。细心观察过他比赛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:贝托尼的动作简洁、省力和有效。
达尼尔·贝托尼1955年3月1日生于阿根廷的布兰卡港,是双胞胎。两岁那年,全家搬到基尔梅斯。贝托尼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。在小学里,他是一个有名的淘气鬼,经常和同学们打闹,爬墙越窗多半都是他的份儿。他在书包里总装着一个小皮球,上学、回家都要拿出来玩。小伙伴们也经常围着他转,球就是联系他们的媒介。就这样,贝托尼从小培养了很好的球感,他两脚控制球的能力特别强。到中学时他已鹤立鸡群,成为球场上的中心人物。运球速度,他是全校第一,颠球比赛他是“状元”。他没有固定的位置,哪里缺人就在哪里补上,有时还当守门员哩!由于他球技出众,很快加入了基尔梅斯俱乐部的少年队,16岁成为乙级队队员。
在基尔梅斯俱乐部队,他每天都要训练1—2小时。贝托尼是一位勤学苦练和善于观察的人,他练技术一丝不苟,常给自己“加餐”。有时由于场地不够,教练故意安排少年队同成年队一起训练。每当这种情况,贝拉尼最为活跃。他的那种好学上进和不甘示弱的精神,这时表现最为明显。他跟着大哥哥们一起冲跑,一起对踢,一起射门……他完成的运动量决不会因为他的年纪小几岁而降低。成年队队员都夸他是“好样的”。贝托尼后来回忆说:“那样的训练才过瘾。有大人的指导,有学习的‘镜子’,提高也更快些!”在教练的培养和老队员的帮助下;贝托尼的技术大有长进,左右脚都练就了同等功夫。3年之后他被吸收进了赫赫有名的独立队。
阿根廷队在1974年世界杯赛中的失利,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。贝托尼虽然没有参加这届比赛,但国家的荣誉和威望使他心境难平。很多人都在指责,埋怨教练和队员,争吵不休。贝托尼则不然,他不是把自己看作评论员,而是战斗员,他没有等待、观望,而是下定决心苦练本领,琢磨球艺,争取参加1978年的第十一届世界杯赛。
贝托尼的雄心壮志和实干精神很快得到了国家队教练麦诺蒂的赏识。他把他召到训练总部,第一句话就问:“你有信心夺取世界杯吗?”小伙子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有。”这正是麦诺蒂所期待的。麦诺蒂认为,在足球人材辈出的阿根廷,队员的意志和精神状态更加重要。贝托尼没有辜负教练的厚望,他每次训练和比赛都全力以赴,很快就成了国家队的主力队员,并在世界杯赛中为阿根廷队夺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第十一届世界杯赛后,贝托尼誉满全球,成了全国称颂的英雄。不少国外俱乐部想以重金收买他,都被他拒绝了。他继续留在独立队。1979年,他又多次穿上蓝白条衣,活跃在绿茵场上。但国际足球“市场”的买卖如此兴隆,运动员的身价一提再提,阿根廷独立队在竞争中财政日趋枯竭。一大批国手远涉重洋,去了欧洲。贝托尼也饮痛出走,到意大利甲级队菲奥伦蒂纳队献技去了。
在意大利的几年,他仔细观察了欧洲各种流派的踢法。他认为,南美派虽然给欧洲留下了很深的痕迹,但南美人的那种“把球与身体动作融为一体”的本领,仍然是大部分欧洲名手所不及的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在西班牙大赛前夕,当有人问他对这次比赛的展望时,他信心十足地认为:阿根廷人或巴西人有可能第二次从欧洲捧回世界金杯。
当然,贝托尼的预言没有兑现。不管是巴西队还是阿根廷队都在复赛中翻了船。至于贝托尼本人,他竭尽全力,威风不减,5场比赛都上了场,仅最后对巴西队一场是在第86分钟被换下来的。在被麦诺蒂教练认为是第十二届杯赛踢得最精彩的一场比赛——阿根廷队对匈牙利队的比赛中,贝托尼表现得非常出色,他同马拉多纳和迪亚斯两位初次参加世界杯赛的新秀配合,相得益彰,一次又一次地撕破匈队的防线,攻进4球,第一个球就是他在第26分钟时在禁区巧射得分的。
西班牙大赛后,贝托尼回到了菲奥伦蒂纳队,同阿根廷队的老队长帕萨雷拉同台表演。帕萨雷拉既是他的队友,又是他的良师。他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:第三次参加世界杯赛。当然,现在的情况与几年以前已经不同。麦诺蒂引咎辞职,到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任教去了。新上任的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比拉尔多对他还不十分了解。而且他有自己的组队原则:尽量起用在国内踢球的运动员。不过贝托尼的报国之心不死,他有一条座名铭:“为国效力是一个足球运动员的最大满足。”另外,他也知道,阿根廷任何时候也不会抛弃他们这些在国外的游子,“阿根廷爱惜的是真正的人才”。
(摘自《世界在他们脚下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