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薪到手≠留队?姜宇星离队倒计时,三分短板难掩突破王价值

被低估的突破王

翻开姜宇星的履历,他绝对配得上“CBA状元”的称号。 2018年加盟吉林后,他第二个赛季就打出场均15分的数据,巅峰期(2022-23赛季)飙到17.8分 5.8篮板 3.2助攻。 球迷称他“铁人”——曾连续两赛季场均出战超40分钟,扛着吉林“绝地七武士”的残阵厮杀。

上赛季他虽因腰伤只打7场,仍交出场均12.7分 3.7篮板 2助攻的成绩单。 媒体人评价他是“锋线郭艾伦”:1米92的身高却能靠强壮身体杀穿防线,篮下终结能力联盟顶级。 但致命短板同样醒目:三分命中率常年不足30%,空位投篮都缺乏把握。 在现代篮球空间至上的体系中,这成了制约他价值的最大枷锁。

吉林的算盘

吉林队的操作逻辑清晰得残酷。 他们刚召回被租借的吴昌泽补强四号位,又面临刘天意等球员离队,重建意图明显。 姜宇星30岁的年龄与伤病风险(上赛季报销),与球队年轻化战略已然错位。

现实的是财务压力。 吉林作为小市场球队,顶薪合同仅600万,比其他球队C类合同还低。 此时交易姜宇星能换取双重回报:要么换来即战力球员,要么拿到八位数转会费。 参考此前上海队为得到崔晓龙向江苏支付超千万现金,姜宇星的市场价只高不低。

交易障碍

姜宇星的去向并非吉林单方面能决定。 CBA联盟规定每队仅有3个D类顶薪名额,目前新疆、上海等土豪队名额已满,而北控、青岛等潜在买家正腾挪空间。

微妙的是球员适配性。 某球队经理私下吐槽:“给他顶薪? 那更衣室老大怎么想? ”毕竟没有球队愿为30岁且三分短板的外来者打破薪资平衡。 就连曾传绯闻的辽宁,也因张镇麟地位不可动摇而早早辟谣。

CBA新常态

当姜宇星在河南全运会预赛场上狂奔时,他或许还没意识到,吉林给他顶薪的那一刻,自己已踏上郭艾伦的老路。 去年辽宁交易郭艾伦换来王岚嵚,广州拿到签约权二次变现,同曦收获祝铭震——三方各取所需。

这种“先锁定后交易”的模式正成为CBA主流。 随着工资帽收紧和外援政策放开(传新赛季4节7人次),本土球星流动性暴涨。 球员流动率已从2020年的0.8%升至3.2%,现金 选秀权的交易成常态。

姜宇星的顶薪合同,本质是吉林给他贴上的价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